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國傢郵政局等三部門日前聯合發佈的《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正式落地實施。根據該規定,一部分日常用品受到限制:香煙不能超過兩條,白酒不能超過56度,手機不能空運隻能陸運,一次性打火機、刀具等不能郵寄......禁寄物品種類從58種增加到188種,被稱為史上最嚴快遞新規。各地實施效果如何?執行遇到瞭哪些尷尬?對此記者進行瞭調查。
快遞企業:新規實施難度大在哪?
新規更具體、處罰力度更大,對快遞企業的約束力也更強,但很多從業者卻表示,新規真正執行到位還有不少難度。有快遞員表示讓顧客開箱檢查比較困難:“咱就是個送快遞的,不是執法的。”再加上顧客處於隱私的考慮,私人東西不願給人看:“他感覺隱私有點被侵犯的感覺。”
青島中通快遞相關負責人遲梁也認為,新規執行起來有些難度:“客戶交寄快件的時候可能做不到實名制。我們快遞員可能也沒有能力和足夠的專業知識去鑒別寄送的到底是不是假冒偽劣的商品。”
圓通快遞員王毅負責吉林省通化市江南區域的收發件工作。高峰的時候,每天都要收發超過300個包裹,他告訴記者,如果件件必檢,執行起來很難:“趕上件多的時候,根本沒時間。我們一般下去就是一兩個人,根本就完不成那麼大的任務量。”
王毅告訴記者,查驗出現的困難還存在於個人水平上,即使檢驗也不能保證杜絕所有危險品:“實行起來特別困難。誰也不可能辨別出所有禁寄品,我們大概知道的就是那麼幾樣。而且這行缺人還很忙,所以根本沒時間去接受培訓。”同時,他也表示,除瞭現場查驗,收件之後回到快遞點還有兩次檢查。一次是回到站裡,到最後要發貨的時候還有一次安檢。
安徽黃山百世匯通是黃山市規模比較大的快遞企業之一,光中心城區的快遞員就有20多名。這些快遞員有20多歲的小夥子,也有40多歲的中年大叔。張正就是他們公司快遞員之一,他表示收快遞的時候肯定要開箱驗視,然後實名登記:“最後我們還要過機安檢。”張正告訴記者,他入行才兩年,但是偶爾也會碰到一些客戶將郵寄的東西已經包裝好封上瞭,他們也隻能委婉提出來要開封驗視,如果不同意就不收件瞭。
安徽黃山百世匯通負責人江建軍坦言,有時候,光靠快遞企業自身的力量,杜絕寄遞違禁品難度非常大:“難點主要是沒法辨認。危險品目錄裡面幾個重點就是一個粉末、一個液體,還有一個就是犯罪物品,沒有專門的設備去檢驗這個。”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也表示,開箱驗證、實名登記、禁寄物品管理等規定的執行,不能僅僅依靠快遞行業,上遊的用戶、電商、企業同樣需要規范和約束:“僅僅監管快遞是不夠的,應該從源頭上去監管。我們現在75%的快件是來自電商,如果電商這個環節控制好的話,至少問題減少一半以上。”
電商:不希望受新規制約
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通過淘寶網聯系到福建的一位固體酒精生產商,商傢雖然建議記者選擇物流公司收貨,但表示如果執意用快遞的話,他們也可以發:“發快遞成本會高一點,航空件不讓走,普通的快遞一直在發。”
違寄品仍然可以寄快遞,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記者發現雖然早已經知道違寄品運輸的規定,但許多生產企業和廠傢還是有辦法暗箱操作。一傢生產打火機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他們和快遞公司有合作,隻要包裝嚴密,可以謊報所寄物品的名稱:“快遞不能說是打火機,說是其他東西,包裝都要包裝五六層,比較麻煩。可以走國通快遞。”
也有多傢企業和淘寶業主表示,快遞新規的實施對產品的銷售還是有不小的影響。一傢專用刀具銷售商告訴記者,雖然物流公司並不受快遞新規的制約,成本也相對較低,但對大多數零售客戶來說,方便快捷的快遞仍是首選,因而快遞拒接單會讓他們流失相當一部分客戶:“我們這邊也是在跟快遞公司溝通,因為物流太慢,而且都是批量才發的。對零售的客戶影響比較大,現在發貨量少瞭有近三分之一吧。”銷售商表示,會看快遞公司的後續政策,如果比較寬松的話,可能快遞以後還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