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业成“污染大户” 3000万吨的快递垃圾难降解

2022-09-14 15:54 admin 887

  “全國快遞業使用的膠帶可繞赤道425圈,消費編織袋約31億條……”快遞業的快速發展在為促進經濟增長、便利群眾生活起到瞭積極而重要的作用,海量快遞包裝所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引發瞭社會廣泛關註。可以說,用“過度包裝”“浪費驚人”來形容當今我國的快遞包裝,一點兒也不為過,它給環境帶來的污染同樣是很大的。



快遞業成瞭“污染大戶”


  外包裝塑料袋、紙箱、填充物、商品自帶包裝……通常,一件網購商品送到顧客手上都被包得裡三層外三層,有時包裝物重量甚至遠超商品本身。雖然這樣的包裝費錢、費力,但不少電商為瞭商品的運輸安全,在包裝上都是選擇“寧多勿少”,尤其是現在水果生鮮飲料醋醬油等等更多種類的物品都已經進入瞭傢傢戶戶的網絡購物車,商傢對於這些易碎易壞物品更是加倍包裝。


  據國傢郵政局發佈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業耗費包裝箱約99.22億個,使用的膠帶總長,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而快遞行業每年使用的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膠帶,排放的二氧化碳,可達2000萬到3000萬噸。


  顯然,快遞“爆倉”的背後,是數以百萬噸記的“天量”垃圾,綠色快遞的發展已迫在眉睫。


快遞包裝難降解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的快遞包裝使用的材料主要有聚乙烯、紙板、牛卡紙、氣墊膜等等,其中塑料袋使用量最大。而快遞用的塑料袋往往成分比較復雜,主要由化工材料、生活垃圾等再加工而成,可能殘留瞭大量的塑化劑、阻燃劑等有毒有害物質,不能重新加工也不能降解,大多數隻能填埋或焚燒,對這對人和環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而快遞包裝中大量使用的膠帶主要的材質是聚氯乙烯,需要近百年才能降解。但是目前,國傢對於快遞運輸中存在的包裝問題並沒有具體規定,而快遞公司如果將普通塑料產品替換為環保可降解的包裝材料,勢必會增加成本。目前快遞業每單快件價格持續下降。2016年一季度,快遞業務平均單價由去年同期的每件14.7元下降為每件13.4元。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沒有企業願意使用環保包裝材料。


  有專傢表示,目前我國針對快遞包裝的法規都隻是一個規范標準,並不具備強制性,而像快遞的塑料包裝袋也不在“限塑令”的限制范圍內,就導致快遞垃圾的管制變成瞭灰色地帶,快遞公司自然會在利益的驅動下,采用最便宜方式來包裝快遞。因此,要解決快遞垃圾的問題,應該盡快建立制度和完善標準。


“清理”快遞垃圾要多管齊下


  全國政協委員杜恵平建議,“清理”快遞垃圾單靠某一方的努力是不夠的。應以政府為主導,以電商、快遞企業為主體,多管齊下,通力合作。其中最迫切的莫過於快遞包裝行業標準的出臺。快遞包裝的結構、規格、材料都應加以規范。原則上要提倡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對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要嚴格限制,逐步禁止使用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材料。


  此外,也應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生產可回收、可降解的包裝材料,鼓勵企業對快遞垃圾進行回收處理。可以多方共建回收體系,包括采取措施鼓勵快遞員回收包裝,與快遞網點定點回收相結合,將回收的包裝統一出售給相關生產企業,進行再利用。


  杜恵平稱,包裝生產環節應當加大產品技術研發力度,研發非環保材料的替代產品,優化現有技術及工藝,提高再生料在產品中的使用比例及產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