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年春節隻有六周的時間,集裝箱行已開始減少運力,以應對假期期間幾周內需求的放緩。
然而,到目前為止,據宣佈的運力減少幅度還很小,據Sea-Intelligence的分析師稱,這導致人們擔心將需要在短時間內引入更多的空白航班。
“如果要匹配2019年的相對運力削減,航空公司需要在跨太平洋航線上增加11至23個航班,在亞歐航線上增加6至9個航班,”海情局表示。“考慮到這些削減的潛在規模,我們可能會在2019年出現類似的情況,在中國新年前三周宣佈瞭45個空白航班。”
作為亞洲大部分地區(尤其是中國)假日的開始,中國的新年將在2020年1月25日到來,這是自2012年以來中國新年的最早年份。
隨著假期對制造業產出的強烈影響,進出亞洲的集裝箱運輸需求大幅下降,迫使航運公司削減供應,以滿足他們的需求預期。
作為亞洲-北美西海岸的貿易通道,中國的新年運力削減並沒有遵循一個獨特的模式,在2016年和2017年的三周時間裡,中國的運力都在削減,而在2018年和2019年,中國新年削減的重點在中國新年後的兩周內有所下降。
“2020年中國農歷新年前一周的運力,也將是分析期間該周運力最高的一周,”海情表示。“隨著春節臨近,可能會宣佈更多的產能削減,這種情況將會改變。”
“如果船公司希望在2020年達到2019年的空白容量,那麼就需要再空白180400 teu,這意味著平均每艘8100 teu的船隻在貿易航線上需要再空白22.3艘普通尺寸的船隻,”海洋情報說。
到目前為止,亞歐和跨太平洋貿易總計隻有19個空船計劃在2020年春節期間起航,這比2018年和2019年分別起航的57個和67個要低得多。
然而,在2019年,直到春節前4周,隻有20個空白航班被安排,而在春節前3周,又宣佈瞭45個空白航班。
“鑒於前幾年的季節性和整體需求增長疲軟的環境,到目前為止,2020年中國農歷新年的運力削減力度明顯減弱,船運公司應該會預計,未來幾周內,船公司將宣佈相當數量的空載航班,”海洋情報公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