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進一步把握對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創新運用,推進智能船舶技術應用,加強智能航運技術創新,以可以使得在船舶、港口、航道、航行保障、安全監管以及運行服務等領域的智能化水平有所提高。
具體而言,根據《意見》指出,預計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我國智能航運發展頂層設計,理清發展思路與模式,組織開展基礎共性技術攻關和公益性保障工程建設,建立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監管等智能航運試驗、試點和示范環境條件;與此同時,到2025年力爭成為全球智能航運發展創新中心,且到2035年,構建以高度自動化和部分智能化為特征的航運新業態。
顯而易見,以上《意見》的發佈不得不說又是一次政策層面對智能航運發展的利好推進,這在一方面不僅體現瞭頂層設計對履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決心,也反映瞭新時代下航運行業的急切需要,即通過智能化的科技手段使得現有的航運產業降本增效,進而實現最大權益化,以使得這一行業緊隨市場趨勢而適應發展。
首先,回顧近期航運業的發展,實際上,基於宏觀市場環境的不穩性,其中受貿易爭端、油價波動等因素影響,我國航運業的景氣程度基本處於一個震蕩波動的區間,使得其間入局的企業也受到瞭一定的沖擊,但隨著第三季度相關運輸企業投放有所增加,艙位利用率不斷上揚,在營運成本有所提高的同時,相關企業的盈利水平也開始回暖,使得行業景氣度提升的機遇點再臨。
從相關數據來看,2019年第三季度,我國航運景氣指數為108.74點,處於微景氣區間,且我國航運信心指數漲至108.34點,重返景氣區間,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瞭我國航運企業的經營信心得到一定的刺激而趨於樂觀。
具體而言,2019年第三季度我國港口景氣指數為104.17點,與上季度基本持平,繼續保持在微景氣區間;我國港口信心指數為113.33點,較上季度大幅上漲23.15點,進入相對景氣區間;與此同時,2019年第三季度,我國航運服務景氣指數為104.80點,較上季度上升4.29點,繼續保持在微景氣區間;我國航運服務信心指數為108.88點,較上季度上漲12.05點,回升至微景氣區間,可以看出,港口企業和航運服務企業整體運營較為平穩,其中,隨著業務增量的保證,需求端處於一個相對增長的區間,企業盈利情況也保持著較為樂觀的狀態。
此外,根據相關數據的反映,預計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為104.80點,較本季度下降3.95點,維持在微景氣區間;中國航運信心指數預計為99.41點,較本季度下降8.94點,跌入微弱不景氣區間,其中,船舶運輸企業或將繼續向好,處於相對景氣區間;但集裝箱運輸企業和航運服務企業或將因為需求的波動而景氣顯出不穩定之狀,處於下行空間。
而基於這一情況下,智能航運的發展可以說恰逢時候,畢竟它或將為目前發展較為平穩的航運加碼助力,在技術上實現一定的突破,進而重塑現有的且不適應時代的運行模式。
事實上,就目前而言,由於現今行業的智能化、網絡化以及數字化並未跟上時代的腳步,使得航運事業時常受到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限制,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而這不僅會使得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發生,也不利於整體行業的的健康發展。而隨著智能航運的發展推進,互聯網的力量將在現有的產業鏈上為其打造有效的運營機制,進而幫助部分人力獲得釋放,也利於航運業的轉型升級。
然而,特別需要註意的是,“智能+”概念近年來在互聯網時代的助推下不斷成為風口,但真正落地應用不僅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來自技術端的真正的突破,而目前而言,由於發展這一復合趨勢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特別是還未研發成功的關鍵核心技術並不能為現有的航運業服務,其發展還有待時間的見證,但相關具有規模優勢的航運標的或將可以在先行帶頭發展中嘗到甜頭,根據相關券商給出的研報,相關以下個股或將關註:
智能航運概念的相關個股:
寧波海運(600798.SH):公司主要經營我國沿海、長江貨物運輸、國際遠洋運輸和交通基礎設施、交通附設服務設施的投資業務。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5.71億元,同比增長20.26%;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11.32%;每股收益0.2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紅利0.6元。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96億元,同比下降12.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6.31%;公司每股收益為0.15元。
中遠海特(600428.SH):公司目前擁有規模和綜合實力較為雄厚的特種運輸船隊,經營管理半潛船、多用途船、重吊船、汽車船、木材船和瀝青船等各類型船舶。2018年營業收入75.8億元,同比增長1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07萬元,同比下降63.77%。基本每股收益0.04元。2019年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為60.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3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增109.84%。
招商輪船(601872.SH):公司形成瞭“油、散、氣、特”業務格局,主營業務包括原油運輸、幹散貨運輸、LNG運輸、滾裝運輸、件雜貨運輸等。2018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09.31億元,同比上升13.7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67億元,同比上升38.15%;凈資產收益率(加權平均)6.40%,每股收益為0.1900元。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8.07億元,同比增長33.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23億元,同比增長64.25%;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中遠海能(600026.SH):公司是打造以航運、綜合物流及相關金融服務為支柱,多產業集群且領先的綜合性物流供應鏈服務集團。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2.86億元,同比增長25.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0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94.05%。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5.31億元,同比增長26.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3億元,同比增長315.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95億元,同比增長280.09%;基本每股收益0.1445元。
廣州港(601228.SH):公司是華南沿海功能最全、規模最大、輻射范圍最廣的綜合性樞紐港。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6.43億元,同比增長4.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9億元,同比增長3.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08億元,同比下降5.39%;基本每股收益0.12元。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76.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6%。
中遠海科(002401.SZ):公司作為國內智能交通和交通信息化領域的開拓者之一,擁有省級高速公路聯網管理中心系統、ETC不停車收費系統、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特大隧道和橋梁機電系統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系統等一系列解決方案。2018年營業收入9.80億元,同比增長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19萬元,同比增長9.53%。基本每股收益0.2743元。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8.04億元,同比增長11.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39萬元,同比增長4.26%。基本每股收益0.242元。
結語:
基於上述,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首的新興技術的加持下,以航運產業為首的相關市場獲得發展機遇,可通過技術賦能使其在生產、服務以及運營監管上實現互聯互通,進而對接上數學化的正軌,進而使得相關企業可以享受智能化所帶來的紅利,但就目前而言,在其中的企業依舊需要繼續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高附加值的技術,畢竟如今的創新能力並無法真正將智能航運概念深入應用於航運市場,再加上宏觀經濟所帶來的不可抗力因素,或將使得船舶運力投資意願不足,且抑制一定的市場需求,對此,相關市場投資者應保持理性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