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意味著順豐和三通一達已告別粗放式發展模式,真正進入精細化發展時代,同時也意味著品牌和服務競爭的真正開始!
(2016年11月)五大快遞巨頭終於在資本市場會師瞭。
11月8日,韻達借殼公司新海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並於11月9日(星期三)開市起復牌。
根據此前方案,韻達貨運將作價177.6億元借殼新海股份。根據預案內容顯示,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為聶騰雲、陳立英夫婦,二者持有新公司股份共計77.49%。以此估算,聶騰雲身傢將超過百億元。目前,已經上市的快遞企業是:圓通、順豐、申通、中通、韻達(依上市時間排列)。
韻達貨運借殼上市過程全解
2015年8月上旬,韻達貨運在發佈新標之際首次對外發佈瞭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稱將構建以快遞為核心、涵蓋車貨配、倉配、雲便利、跨境物流、供應鏈管理、智能快遞櫃為內容的延伸服務,打造韻達生態圈。
2016年2月28日,韻達貨運宣佈與復星集團、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東方富海、雲暉投資等金融與投資機構宣佈在戰略與資本上進行合作,完成新一輪融資。
2016年7月1日,韻達宣佈以作價180億借殼上市
2016年11月8日,韻達借殼上市獲有條件通過
雖然如今韻達已經基本上“安全著陸”,但是,還有兩個疑點亟待解決。
疑點一:180億高估值是否合理
韻達將近180億元的估值曾引外界生疑,因為這樣的估值不僅超過瞭申通和圓通,其業績承諾也遠高出過去三年的平均增長率。我們先來看看5傢快遞企業營業收入對比
根據業績承諾,2016年其凈利潤將不低於11.3億元,而其2015年凈利潤僅為5.33億元。更值得註意的是,2013年-2015年,韻達貨運快遞業務量復合增長率僅為35.23%。
資料顯示,受行業價格戰影響,除順豐之外,申通、圓通、韻達在2013年-2015年的單件收入整體都呈下降趨勢。截至2015年底,順豐、圓通、申通的單件收入分別為28.3元、4元和3元。韻達的單件收入最低,僅為2.33元。
而申通快遞當年擬作價169億元借殼上市,圓通速遞作價175億元借殼上市。無論是業務量還是營收利潤,韻達的表現遠沒有其他幾傢快遞企業出彩,但是借殼上市的估價卻最高,所以外界對180億的高估值一直議論不休。
對於高估值問題,韻達貨運的高管在說明會上表示,從市盈率指標看,可比交易公司2016年市盈率倍數范圍為14.45-20.55倍之間,平均值為16.98倍。韻達貨運對應的2016年預測市盈率為15.93倍,符合行業水平。
他表示我國的快遞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未來的市場廣闊。再加上近幾年韻達貨運未進行大額現金分紅,同時2016年初引入瞭機構投資者的增資,現金等溢餘資產相對較多。本次預估值180億元中,經營性預估值為166億元,與同行業相比差異不大。
疑點二:業績承諾如何兌現?
新海股份與韻達貨運股東上海羅頡思、聶騰雲、陳立英、聶樟清、陳美香、上海豐科、桐廬韻科、桐廬韻嘉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顯示,韻達貨運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合並報表范圍扣非後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1.30億元、13.60億元和15.60億元。
雖然這一預期目標與圓通、申通等其他快遞企業基本相似,但現實中,韻達的業務量和單間收入都是處於下風,所以要完成之一預期目標需要對韻達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根據公告,在公司業績不佳的情況下是需要補償13億元現金。對於補償義務人如何拿出這13億元現金,是否需要其提供一定擔保的問題,新海股份在公告中稱,聶騰雲和陳立英分別出具《聲明與確認函》,承諾以借款或增資的方式向上海羅頡思投資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確保業績補償義務有效執行。
對此協議,有投資者質疑,雖然公司實際控制人確認提供資金支持,但是高達13億元甚至可能更多的現金,兩位自然人出具《聲明與確認函》能否確保兌現承諾,相關補償義務人是否應該拿出一定比例保證金存入監管賬戶,交由第三方監管。
對此疑問,首先韻達貨運財務總監謝萬濤表示,目前快遞行業政策環境良好,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根據《關於促進快遞行業發展的若幹意見》,“十三五”期間,以“互聯網+”快遞為發展方向,到2020年實現業務量500億件,業務收入8000億。目前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西部地區快遞網絡逐漸完善,快遞發展仍然存在較大空間。
不過不能忽視的是,快遞行業近幾年確實一直處於持續高速增長的階段。特別是在電商平臺、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國人均快遞支出仍有很大發展潛力。
其次,韻達貨運高管認為,韻達貨運2016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速良好,業務運行及相關經營成果與行業發展趨勢一致,不存在重大異常,為未來年度的盈利實現提供瞭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