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12月起,各國郵政和電商公司的無人機試飛此起彼伏,精彩紛呈。
德國郵政DHL:
無人機與智能包裹櫃形成全自動化閉環
德國郵政DHL公司第一代和第二代無人機都是同一類型的四旋翼小飛機。2016年5月16日,德國郵政完成瞭第三代無人機與物流鏈的智能包裹櫃的整合試驗。第三代無人機改成瞭載重量更大的固定翼,用氣動偏轉翼垂直起飛和著陸技術,能夠攜帶比自身重的貨物。新一代無人機最先進的地方在於,在智能包裹櫃頂上,可全自動起飛、著陸並投遞包裹、裝入新的包裹以及更換電池,整個過程隻需幾分鐘。無人機的腹艙下半部分可以整體拆卸,在它的內部裝入包裹,智能包裹櫃的內部又設有小型自控升降系統,全自動完成全過程。試驗從2016年1月開始,歷經瞭130次自動裝貨與卸貨的循環飛行,解決瞭變化無常的天氣狀況和嚴峻的溫差波動的幹擾問題。
美國郵政:
探討無人機與電動郵車對接
美國郵政2015年“下一代投遞郵車”招標初審合格的車企中,包括一傢“馱馬”新技術電動汽車公司,它與辛辛那提大學合作研發的“飛馬”八旋翼無人機與馱馬全電動汽車對接。司機駕駛郵車到社區後,無人機可從車頂起飛,利用GPS導航,飛行2至3公裡,去更偏遠的住戶傢投遞。無人機停在郵車頂上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車載電池充電,僅需2分鐘。完成投遞後,還可以由GPS導航飛回到投遞郵車行駛到的下一個新位置,通過紅外追蹤降落在車頂上。
法國郵政:把無人機“關進籠子”再安全起降
法國郵政的無人機主要在海濱的山區進行實地野外試驗,自主的自動化飛行最遠達20公裡,平均每小時飛行30公裡。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投遞終端”,給無人機提供瞭一個小型的專用起降臺,頂端的金屬網像一個籠子,從設施結構和電子操作系統兩方面,保障瞭無人機起飛和降落的安全,在裝、卸包裹的環節實現瞭全自動化的物品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