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物流飞速发展 助推电商买卖全球

2022-09-14 16:12 admin 1309

  11月18日下午5時,洋碼頭“黑色星期五”活動的第一批來自美國的訂單包裹在上海浦東機場清關入境,距離活動開啟隻有17個小時。11月11日凌晨,杭州市民汪女士在天貓上購買的一把電動牙刷,從下單到貨品打包、海關檢驗出庫、快遞送到傢簽收,隻用瞭28分鐘。

  跨境物流由於具有鏈路長、環節多的天然特點,往往耗時長、穩定性差、價格高昂、手續繁瑣。傳統跨境電商物流模式主要是以郵政包裹、快遞、物流專線為主,近幾年隨著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國內保稅倉和海外倉模式也快速發展,成為重要的跨境物流模式。“物流一直是跨境電商的一大痛點,跨境物流的提速助推中國電商買賣全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張周平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保稅倉、海外倉等都旨在消除物流痛點。不過,當前跨境物流發展整體還未達到消費者的預期,物流發展仍在不斷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及優化原有物流系統、網絡,以期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縮短物流配送時間及商品與消費者的距離。

  進口:保稅倉+直郵

  天貓國際“雙十一”跨境第一單用時不到半小時,成功的最大因素在於商傢保稅倉提前備貨。

  記者瞭解到,上海、廣州、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國內主要具有保稅倉功能的口岸,菜鳥網絡幾乎實現全覆蓋,建立瞭19個倉庫,可以提供每天150萬單的處理能力。考慮到商傢需要大規模提前備貨,倉儲成本會相應增加,菜鳥網絡承諾投入2億元減免“雙十一”進口商傢的保稅倉儲費用。此外,菜鳥有13個海外轉運倉用於進口物流。

  號稱跨境進口銷售額行業第一的網易考拉,也是依靠保稅倉模式。在物流供應鏈上,網易考拉通過社會化協作模式,聯動亞馬遜、順豐、EMS、海倉科技等主流倉儲快遞企業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目前可以做到保稅商品全國3天必達,偏遠地區5天必到,並且在浙江、上海地區推出“次日達”服務。

  洋碼頭“黑五”活動開啟10分鐘交易額破6000萬元,其自建的貝海國際發揮重要作用,帶來很好的用戶體驗。貝海國際“海外直郵”服務將確保商品從海外到國內各個運輸段的封閉性,整個過程中不會被拆包或調包,同時合法合規清關,全程狀態實時查詢。目前,貝海國際已在全球建立瞭15個國際物流中心,包括上半年全新啟用的日本大阪、新西蘭奧克蘭以及韓國仁川3大國際物流中心,能夠服務20多個國傢和地區。

  出口:海外倉+專線

  跨境出口電商多以郵政、快件模式出口為主,但跨境物流難題一直未解,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海外倉應運而生。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超過200傢企業在境外設立瞭海外倉,主要分佈在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荷蘭、比利時、西班牙、日本等發達國傢和地區,數量超過500個。“雙十一”全球速賣通平臺上的交易覆蓋230個國傢和地區,產生的物流訂單達3500多萬筆。要完成如此龐大的跨境物流任務,菜鳥網絡的海外倉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目前菜鳥網絡的平臺上有74個跨境倉庫,其中主要服務於出口的海外倉有43個,出口物流時效可以大幅提升。“雙十一”前夕,菜鳥網絡在西班牙新開海外倉,甚至實現瞭西班牙全境72小時可達。

  記者從遞四方瞭解到,其是阿裡重要的跨境物流夥伴,菜鳥網絡的全球包裹中近65%的貨量將由遞四方完成,海外倉也是其主要模式。目前,遞四方已經設立瞭20餘個海外倉及分支機構,日均訂單處理量達200萬件。“雙十一”期間,速賣通官方物流無憂物流還推出優先服務,針對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及全球185個國傢提供物流直達快遞專線,時效和穩定性比標準服務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