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間,京東在官網上對配送費用進行瞭調整,這次調整的重點在於大件超重訂單的續重運費,采取超標之後按重量加收費的原則。
運費調整細節
從官網公佈的運費細則來看,京東取消瞭鉆石會員和京東Plus會員的79元基礎運費門檻,改為與所有其他會員相似的99元;也就是說,所有用戶在單筆訂單金額低於99元的情況下,都要承擔6元的基礎運費。
不過,鉆石會員依然有2張的運費券,京東Plus會員有5張。
而在保持99元的運費門檻和基礎運費不變的情況下,以下列標準對超重訂單收費:
訂單金額 <99元,收取基礎運費6元,重量超出10kg的,超出重量按1元/kg另外加收續重費用;
訂單金額≥99元,免基礎運費,重量超出10kg的,超出重量按1元/kg加收續重費用;
訂單金額≥199元,免基礎運費,重量超出20kg的,超出重量按1元/kg加收續重費用;
訂單金額≥299元,免基礎運費,重量超出30kg的,超出重量按1元/kg加收續重費用;
訂單金額≥399元,免基礎運費,重量超出40kg的,超出重量按1元/kg加收續重費用;
訂單金額≥499元,免基礎運費,重量超出50kg的,超出重量按1元/kg加收續重費用;
如果超出的重量為小數,則向上取整數;比如,超出重量2.54kg按3kg計算續重運費。
針對前幾天推出的“京準達”訂單,京東也有瞭新的規定:
單個訂單中的中小件商品加收京準達運費6元/單,大件商品加收京準達運費39元/單,若一個訂單中同時包含中小件商品及大件商品,將同時收取中小件商品及大件商品的京準達運費。
但對於“極速達”訂單,京東統一收取99元的極速達運費,不再收取其他費用。
除瞭上述調整,京東還對收貨地址為香港和澳門的訂單運費也采取瞭按重收費的原則,依照不同的重量區間,香澳地區的運費也不同。
為何要調整?
從上述調整來看,京東並沒有在多大程度上提升運費的基礎門檻,但是從調整細節來看,京東終於把大件超重訂單的物流成本擺在臺面上,並轉移給消費者。
自從2007年底劉強東決定自建物流以來,配送已經成為京東購物體驗的一個重大優勢,但同時也是京東資金投入發展的一個重擔。
因為對物流的投資,劉強東不得不大量燒錢,京東的資產變得越來越重,尤其是為瞭自建庫房,京東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在賣土地建庫房上。
京東庫房
此前劉強東曾表示,如果把倉儲和客服算上去,京東有70%的員工都在從事物流業務,而快遞就占瞭50%。
自建物流對京東的影響還體現在財報上。之前京東的財報一直處在虧損之中,而根據京東最新發佈的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在Non-GAAP統計下,京東集團的凈利潤約為2.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倍。但在GAAP統計下,京東集團當期的凈虧損超過8億元人民幣。
對此,劉強東回應稱,京東電商早已賺錢,隻是前幾年隻有投入沒有任何收益;而投入的方向就是覆蓋全國的物流體系,以及金融和保險等方面。
11月23日,京東集團又宣佈正式推出“京東物流”的標識,並且京東物流還將以品牌化運營的方式全面對社會開放。
在京東的物流開放計劃中,首先對外開放的是中小件、大件和生鮮冷鏈這三張物流網絡;而且京東物流的開放不僅僅是配送,還包括運營能力、售後能力、客服中心等全鏈條的開放。而且,京東的物流開放還會與第三方進行合作。
按照京東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運營體系負責人王振輝的說法:
京東物流以往更多是在業務上進行開拓和嘗試,以後會把它作為一個戰略方向發展,在內部關註的力度也都是不一樣的。
不過,對於外界猜測的京東物流分拆或獨立的相關問題,王振輝表示,目前京東還沒有此類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