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媒称内地快递量年破300亿称冠全球:什么都敢上网买

2022-09-14 16:06 admin 1169

   12月21日報道 港媒稱,2016年內地快遞業務量突破300億件大關,與2015年相比實現瞭100億件的增長,年增長53%,繼續穩居世界第一。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78.9億件,年成長52.8%;業務收入人民幣3544.1億元,年成長44.3%。

  據香港《商報》網站12月21日報道,按照13億人口計算,年人均使用快件量超過23件,比上年增加瞭近8件。隨著中國快遞步入資本時代,快遞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在不斷地拓展,更深入地影響人們的生活。

  網購更深入地影響生活

  今年“雙11”,你的快遞是不是更快瞭?根據菜鳥網絡發佈的2016年雙11物流報告,每個包裹送到消費者手上的時間比2015年再次縮短15個小時。對1億個包裹從攬收到派送的時間統計表明,2013年用瞭9天,2014年用瞭6天,2015年用瞭4天,2016年隻用瞭3.5天。

  從2011年起,快遞業出現瞭一個神奇的規律:上一年“雙11”當月的業務量,將成為下一年月業務量的常態。據國傢郵政局統計,今年“雙11”期間,從11日至16日的6天時間內,全國共攬收快件11.2億件,派送7.9億件。“雙11”當天共處理快件2.51億件,同比增長52%,刷新瞭內地快遞最高日處理量的紀錄。快遞日均服務人次超過1.1億。

  在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按照每平方公裡計算,快遞網點的數量達到0.05個以上,相當於平均每走5公裡不到就有一個快遞網點。

  報道稱,人們對快遞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從服裝鞋帽到生鮮冷鏈、雞蛋紅酒等易碎品,人們什麼都敢上網買,幾乎什麼商品都可以通過快遞送達。國傢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說:“快遞已經成為聯系億萬商傢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服務。”

  從業人員流動性大

  另外,根據淘寶“雙11”的數據分析,50%以上的消費者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18至25歲的年輕人占25%左右。同時,根據菜鳥網絡對全國大專的快遞數據分析,大專學生群體是網購主力。2015年全國大學生人均收快遞16個,超出當年全國人均用快遞15個的數量。大專快遞業務量前5大城市分別是北京、武漢、廣州、南京和鄭州,大專的數量越多,該區域的快遞物流規模越大,全國僅大專快遞就帶動7萬人就業。

  據業內統計,內地快遞從業人員每年增長15至20萬人,2016年快遞從業人員數量突破260萬人。不過,不到1年就有45%的人離職,能幹滿3年的隻有15%,職業流動性大。

  根據今年5月阿裡巴巴研究院統計,大部分快遞員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之間,月入6000元的屬少數,月入8000元的算是高收入人才和業務能手,通常聚集在經濟發達、制造業密集、攬件量較大的區域,占比不到1%。

  步入資本時代 價格戰更慘烈

  報道稱,隨著順豐、申通、韻達借殼上市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圓通速遞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隻快遞股,中通快遞赴美上市,中國快遞正式步入資本時代。

  業內專傢預計,快遞企業上市後,快遞價格戰將繼續進行,而且會更慘烈,價格分化將加劇。同時快遞產品將更加多樣化、將出現附加值更高的產品。此外,農村市場和中西部地區的快遞市場將迅速擴張,這將給中西部地區電商創業帶來更多機遇。

  快遞專傢趙小敏表示,桐廬幫快遞企業上市成功,是快遞企業二次創業的開始。IPO本身並不能為一個產業的成熟與否做背書。中國快遞業同質化依舊嚴重,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市場端需要理性消費,快遞公司更需要從規模效應走向精細化管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