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廣東江門檢驗檢疫局創建的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直購模式全球質量溯源系統上線,這是該局在廣東檢驗檢疫局“三種模式三個體系”業務綜合改革框架下,結合江門口岸和跨境電商新業態的實際情況,率先復制推廣廣東自貿區制度創新經驗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具體行動。
11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第85號文件,提出要鼓勵創建電商產品信息暢通的全程追溯網絡,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直購模式全球質量溯源系統在廣東江門上線,是85號文件下發後廣東檢驗檢系統迅速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的又一重大改革舉措。江門跨境電商直購模式全球質量溯源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率先實現瞭跨境電商直購模式商品信息“全球溯源”,為檢驗檢疫部門加強國門生物安全監管提供數據信息的支持,同時讓消費者通過查詢,掌握直購商品全鏈條信息,有助於提高消費透明度,增強網絡交易消費者的“反欺詐”能力,是保護消費權益的又一“利好”。
跨境電商主直購模式是目前國內消費者選擇的主流模式。江門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直購模式全球質量溯源系統,主要依托廣東“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具備資質的境外第三方公證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開放,對接國內消費者的驗證申請,采信該類機構收集並公證過的境外商品基本數據。溯源的起點從海外倉開始,采集單件快件的商品信息(品牌、規格等)、快遞單號、寄件人及收件人信息、商品產地信息,批件貨物的海外倉和國際物流快遞公司備案信息,還有發貨日期、總運單、起運港及目的港、國內收貨人等溯源“二維碼”信息。
當快件包裹到達江門鶴山萬年松跨境電商清關中心時,溯源系統將境外商品信息與國內企業的報檢信息再度關聯和比對,然後由檢驗檢疫部門,作為對跨境電商商品實施佈控的重要依據,如果有禁止進境物品,境外公證機構可以提前預警,提醒監管部門更有針對性地實施精準佈控,切實提高執法監管效率,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同時,溯源系統還通過“智檢口岸”平臺,以運單號為單位,整合口岸申報、放行數據以及境外溯源信息,形成更完整詳細的溯源信息,並以此為基礎,向事前自願申請境外第三方機構信息采集和驗證的國內消費者,提供直購模式全球溯源查詢服務。當消費者對網絡交易的誠信、所購商品的質量狀況存有疑問,或者想知道快件的物流狀態時,可以通過手機APP軟件進行溯源查詢,掃碼後即能瞭解到包裹信息、溯源信息、物流信息及口岸監管信息,滿足消費者“商品知情權”和“消費主導權”的需求。
據瞭解,由江門檢驗檢疫局創建的直購模式全球質量溯源系統,首站“落地”鶴山萬年松跨境電商清關中心,預計明年將在江門檢驗檢疫局轄區的江門市跨境電商分揀清關中心以及江門中岸、江門郵政、鶴山南方等另外四個跨境電商監管場地全面上線。
跨境電子商務是21世紀外貿領域迅速發展的新興業態之一。近年來,江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高度關註跨境電商新業態在地方的發展,成功建成瞭全國首個跨境電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一機雙屏雙控”查驗模式,推動瞭跨境電商快件口岸通關進入“讀秒”時代,實現瞭“把得住、檢得準、放得快”,查驗檢出率達1.82%,是全國平均檢出率0.05%的36倍。模式實施以來,先後截獲瞭象牙制品、印度大麻、動物皮張、肉幹、含肉罐頭、奇亞籽、多肉植物種子等大量違禁物品,禁止進境物截獲率在廣東局系統名列第一,有力確保瞭口岸國門生物安全,同時,發現瞭多起惡意偽報瞞報案例,特別是利用瞭大量消費品作為“幌子”來瞞報違禁物品等設法沖關被查獲案例,如:申報玩具拼圖實為法國野燕麥雜草、申報兒童玩具實為薰衣草種子等,有效防范瞭網絡交易商品質量假冒偽劣等欺詐行為。
2016年,鑒於江門口岸跨境電商直購模式商品監管中所發現的國門生物安全和商品質量風險隱患,江門檢驗檢疫局在廣東局“三種模式”、“三大體系”業務綜合改革框架下,復制推廣廣東自貿區制度創新經驗做法,組織業務專傢團隊,開展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探索,創新構建跨境電商直購模式全球質量溯源系統。11月20日,國務院下發85號文件,溯源系統的創建思路與文件精神不謀而合,並加快推動瞭系統創建的“最後沖刺”,在85號文下發的短短一個月後,系統上線運行,以實際行動和最快速度“落地”瞭國務院的方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