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巢完成A轮融资:资本有信心但三大快递业股东不愿陪跑了

2022-09-14 16:03 admin 1110

  1月5日晚,豐巢快遞櫃官方微信號宣佈,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完成25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鼎暉領投,國開、鐘鼎、熠遙跟投。但值得註意的是,原始股東中通並未參與本輪融資,韻達仍未確定參與,申通雖然選擇跟投,但持股比例從19%稀釋到10%。原始股東態度的分化,似乎顯示出各方對豐巢前景的不同看法。


豐巢完成A輪融資:資本有信心但三大快遞業股東不願陪跑瞭


  同日鼎泰新材發佈的公告顯示,豐巢科技2016年前三季度營收僅480多萬,虧損1.57億元。過高的成本和較弱的營收能力,豐巢陷入瞭快遞櫃行業普遍的盈利困境,更關鍵的是,至今也沒有探索出可行的盈利方式。


三大快遞股東態度分化


  根據各方資料顯示,在豐巢公佈的25億元融資中,原始股東合計占16.3億元,其中順豐系合計9.8億元(即上市主體5.5億元,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明德控股4.3億元),普洛斯3.5億元,申通1億元,韻達2億元(認股權,可以不行使),中通則沒有參與本輪融資。另外,財務投資者合計出資8.7億元。如果韻達不行使認股權,則資金募集為23億元。


豐巢完成A輪融資:資本有信心但三大快遞業股東不願陪跑瞭

豐巢原始股東A輪投資及股權變化情況


  中通不跟進、韻達則猶豫不決,申通股權稀釋,原始股東的這種態度分化,既有對快遞櫃行業前景的擔憂,也和豐巢目前的尷尬處境有關。


  相比快遞櫃行業的其他競爭者,豐巢因為背靠快遞企業,被認為具有上遊資源優勢,能與快遞企業進行無縫對接,獲得更高的格口使用率。


  但零公裡速遞服務平臺CEO裴承前對《天下網商》表示,從品牌角度來看,大部分用戶對“豐巢”的認知就是順豐。豐巢規模越大,順豐在末端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就越強,對於同樣參與投資的“二通一達”而言並不公平。


  從實際使用角度來看,豐巢的悖論是,豐巢允許未參與投資的快遞公司利用豐巢快遞櫃提升末端服務效率,而參與投資的快遞公司卻承受持續的虧損。


  根據豐巢提供2016年各傢快遞公司“豐巢”快遞櫃使用量數據信息顯示,中通使用量占比22%、圓通占比18%、申通占比14%、韻達占比14%、百世占比10%、順豐占比6%,京東、EMS、天天等瓜分剩下的份額。


  在上述數據中,也可以看出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順豐主導投資和運營的豐巢快遞櫃上,順豐快遞的使用量占比很低。

  通過快遞櫃投遞雖然提高瞭效率,但是虛假簽收、無法驗貨等情況很容易導致糾紛,對於順豐來說,大量使用快遞櫃,雖然提高瞭效率,卻會降低用戶的體驗,這也導致瞭順豐投資瞭豐巢,卻很少使用豐巢的怪現象。


快遞末端佈局大躍進


  2016年,全國的快遞業務量已經達到313億件,由於人工成本的上升,持續快速增長的快遞行業正面臨越來越嚴重的末端投遞壓力,快遞櫃、自提點和社區服務站等多元化快遞末端服務模式因此興起,並受到市場和資本的青睞。


  由順豐主導投資、運營的豐巢也是定位於破解快遞最後100米難題,以快遞櫃為切入口提供末端快遞解決方案。


  2015年6月6日,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5傢物流公司宣佈投資5億元成立豐巢科技。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韻達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豐巢法人為順豐總裁王衛。


  隨後一年,豐巢完成瞭2萬臺快遞櫃的佈局。


  2016年6月6日,豐巢宣佈獲得原始股東5億增資,用於佈局更多城市的智能快遞櫃網點,以及拓展“微倉”等業務。

  截至目前,在豐巢成立一年半的時間裡,其市場范圍已經覆蓋全國74個城市,投放4萬組快遞櫃,格口數量達300萬,日均包裹處理量已達行業前列。


  本輪融資後,豐巢將在一二線城市加速拓展網點佈局,強化已進駐城市的資源優勢;在行業產業鏈上,豐巢將進行信息流、數據流的互通和整合,為快遞櫃行業形成完整的末端快遞解決方案提供樣板。


未現曙光的盈利困境


  多元化的快遞末端服務帶來瞭各種各樣的便利,也面臨著始終找不到盈利模式的壓力。


  快遞櫃行業組織“櫃友會”秘書長鄒建華對《天下網商》表示,此前幾年,快遞櫃企業不計成本重金投入,搶占市場占有率。一方面是初始投入大,行業競爭又導致場租費用高企;另一方面,快遞櫃的收費情況不容樂觀,快遞櫃作為流量平臺的通過社區O2O盈利的模式也沒有成效,快遞櫃的虧損短期內還很難改變。


  快遞櫃出現時,為瞭培養快遞員和消費者使用習慣,初期均為免費推廣,之後才開始向快遞員收取每件0.2~0.6元的費用。


  此外,豐巢快遞櫃在2016年6月拓展瞭寄件功能,向快遞企業收取攬件傭金。而速遞易則縮短超時收費時限,但由於受到用戶反感,不得不中止瞭這一政策。


  目前,僅靠向快遞員收費、寄件和廣告收入,快遞櫃很難收回成本。


  快遞櫃行業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速遞易,目前擁有5.5萬個網點,已投遞快件超過7億件。


  但根據速遞易母公司三泰控股此前發佈的三季度財報,受速遞易業務虧損將繼續擴大的拖累,三泰控股2015年虧損超6000萬元,2016年虧損預計達10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速遞易正在放緩快遞櫃佈局的速度,2015年,速遞易全年新增網點3.4萬個,而2016年新增網點不到8000個。


  從豐巢的融資節奏也可以看出,成立時的5億投入支撐瞭一年就追加瞭5億增資,而不到半年,豐巢就宣佈瞭A輪融資。在加快快遞櫃網點佈局的同時,其燒錢速度也明顯加快。


  據上市公司鼎泰新材(順豐借殼上市的殼公司)的最新公告顯示,2015年,豐巢科技的全年營收為1.7萬元,虧損高達3686萬元,而截至2016年9月,豐巢科技2016年的營業收入僅為483.22萬元,卻虧損瞭將近1.57億元。


  知情投資人士對《天下網商》透露,由於燒錢速度加快,豐巢在2015年6月獲得股東增資的同時,就已經開啟瞭A輪融資活動。


  根據目前的運營情況,豐巢如果選擇加速拓展網點佈局,在市場份額提升的同時,虧損也會繼續加劇,豐巢的此次融資能夠支持多長時間?


應專攻細分市場


  豐巢科技首席技術官張濤曾表示,目前快遞櫃在末端服務所占的比重還比較低的,定位是輔助和補充,自助終端、快遞服務站、快遞員應找到更好的協調方式,從整體上提升快遞末端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快遞末端有很多場景,社區、園區、寫字樓、高校等不同場景的用戶類型、服務要求都不一樣。在裴承前看來,全場景設立統一模式的末端網點不太合理,應該有細分市場的佈局意識。


  裴承前表示,在細分市場方面,專註寫字樓的“零公裡”服務站、專註校園的“遞易”快遞櫃等,都是根據不同場景搭建的第三方網點,在快遞櫃之外,未來的快遞末端服務,既有專業的第三方站點,也會有社區小店加盟的形式。


  從運營效果來看,豐巢在全國擁有4萬個網點,2016年1~9月的營收卻隻有483萬。而遞易僅擁有125個高校網點,同期的營收為894萬。


  在鄒建華看來,快遞櫃企業全國大范圍佈局,導致的後果就是戰線太長,投入成本太高,而過多的場景佈局,又導致管理運營上的困難。


  鄒建華告訴記者,遞易專註在校園細分市場,分佈區域也集中在8個省份,而為校園站點開發的批量派件技術、校飛俠取件模式,也提升瞭快遞員、用戶的使用體驗。


  針對豐巢的25億元融資,鄒建華表示,目前快遞櫃行業還處在培育期,整體上面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盈利模式的困境短期內還很難破解,但是豐巢的這一輪融資,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瞭資本對行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