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聯網經濟迅速發展壯大的外賣快遞小哥等工種,成為今年節後招工市場上的熱門崗位,快遞物流員工成為高薪藍領,行業用工需求明顯增加。昨日,記者在武漢市內兩場大型“春風行動”招聘會上發現,因為勞動強度大,一些公司開出月薪五六千元仍難招到足夠的快遞外賣小哥。
快遞業訂單井噴節後員工缺口明顯
今年春節,“餓瞭麼”司門口騎手站每天近20名送餐員在崗,才能保證將訂單按時派送。“除夕到初二,平均每天有三四百單,初三到初六每天1000多單。”該站點負責人劉偉告訴記者,這個訂單量遠超去年同期,是他們預估單量的五六倍。
記者瞭解到,其他外賣送餐平臺情況也相似,再加上節後不少員工返鄉後不再返崗,很多企業都面臨著重新招人的壓力。
昨日在納傑人才市場招聘會上,極如風送餐平臺招聘負責人表示,他們在武漢有10多個配送站點,主要為永和等快餐店服務,員工缺口數十人,目前招聘難度也比較大。因為工作強度大,所以員工流動性較大,有的人甚至隻幹一天就辭職瞭。
在起點人力資源市場上,京東武漢分公司也正在招聘物流員工,據招聘負責人介紹,整個電商行業對物流配送的時效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區域要實現當日送達,加上訂單的增加,對員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月薪可拿五六千元勞動強度大仍難招人
根據菜鳥聯盟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武漢市民發快遞量居全國第7,收快遞量排到第11。快遞物流等配送工種,正成為藍領中的高薪一族。
記者從起點、納傑等人力資源市場獲悉,快遞、外賣等崗位底薪3000元左右,每單提成5-7元,綜合月收入可達5000-6000元。趕上訂單旺季,特別能吃苦的員工能拿八九千,不少企業還包吃住。
極如風送餐平臺招聘負責人介紹,雖然他們將年齡放寬到40歲,但因要求熟練操作智能手機、會用導航和訂單軟件,一些年齡大的求職者能吃苦、也有工作的意願,卻無法勝任工作。
記者從武漢市勞動就業管理局獲悉,據統計,包含快遞物流等社會服務業用工需求增幅在11%左右,僅次於生產制造業12%的增幅。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快遞行業上下班時間相對自由,多為計件工資,淡旺季明顯。拿高薪的往往是旺季,平時工作量不一定飽和,這也是造成難招工的原因之一。
記者獲悉,有不少快遞配送行業企業提供的待遇中,不包括買社保五險這一項。武漢市勞動就業管理局人士介紹,部分快遞行業在招聘時是簽訂的勞務協議,不屬於勞動合同,因此不在勞動法范疇內,該行業員工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保。